乔治迈克尔
新加坡找出可能扭曲药价的经济诱因,通过相应的机制加以应对。
但后来为什么没有继续,孙隆椿自己也不大清楚。何况公立医院有科研教学这些配套体系,在协和医院的主任医师,很难想象会跑到民营医院去。
事实上,在这次调研后,孙隆椿上报的调查总结中,公立医院改革等一些医改关键问题已被提出。核心改革还未真正起步1990年代末期的医改,作为城市经济改革的配套,卫生工作被提升到空前高度,而改革的最大成效被认为是在大范围内将公费医疗转为医保制度。2008年,孙隆椿在公开场合的一次发言引发了热议,他当时直言,中国的医改还没有真正起步。1990年代正是中国改革全面开启的时代。也不是完全没有抓这一块,比如北京社区的医疗政策,全国拨款,不搞以药养医,这也是措施。
公立医院改革如何破题?问:公立医院改革被认为是医改的核心。因此公立医院占主导的模式,短期内无法改变,民营医院的发展受制于医生资源。新版GMP标准大幅提高,在把关上也更加严格。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显示,无菌药品生产企业虽然只有60.3%通过GMP认证,但总体产能已达2012年市场实际需求的160%以上,能够满足市场供应。于明德也表示,上一轮认证GMP的标准的确出现前紧后松、地区差异的现象:目前看来把关上是比较严格的,现在GMP认证由北京一抓到底,权力没有下放给地方,但最终会不会‘放水现在还很难说。而东富龙和千山药机两家制药装备上市公司也受益明显,2012年,东富龙实现营业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26.66%,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7.33%。中小药企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既不愿意退出市场,也拿不出钱改造。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告诉记 者:新版GMP认证在硬件上要求更高,对于无菌生产的药品规定了更为严格的空气净化标准、洁净度标准。为了通过新版GMP认证,从2011年起我们就开始准备,直到前两个月才通过认证。
在医药行业浸淫多年的张文生说:一些小企业迫于竞争压力铤而走险,有些企业只有部分生产线通过GMP认证就投入生产,甚至出现几家企业共用一个药品批号的情况。于明德预测,会有20%至30%的企业退出市场,特别是一些经不起严峻考验的小企业。高额的升级费用王宇告诉记者: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企业多数都是大企业,小企业通过的并不多,因为改造费用对于企业来说不是个小数字。千山药机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38.25%,净利润7121.34万元,同比增长38.14%。
回忆起认证的过程,王宇仍心有余悸。于明德会长认为制药装备行业未必会迎来春天:相较于国外,我国制药设备行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无菌制剂设备为例,国外的设备技术比较成熟,提供的是整条生产线,不少药厂会选择购买国外的设备,这对国内制药装备行业是个挑战。小企业可能铤而走险产能过剩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医药行业,由于旧的GMP认证准入门槛较低,药企存在小、乱、散现象,在无菌药品市场产能过剩的现象同样严重,不少药品同类产品竞争激烈,工艺、技术不过关现象频发。楚天科技是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装备研发制造企业之一,其招股说明书显示,2012年实现含税销售收入6.88亿元,不含税销售收入5.887亿元,同比增长45.52%。
他称:中国药品从生产能力和利用率来讲,无菌制剂中的粉针是最低的。国家药监局药品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预计企业要符合新规定,仅硬件投入合计需要2000亿至3000亿元人民币。
北大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何权瀛曾公开表示,近年来,无菌药品不良反应在临床发生率很高,一般表现为过敏反应,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甚至是死亡。企业停产之后,如完成新版药品GMP改造,可继续申请认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显示,截至规定时限2013年12月31日,全国1319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中,796家企业全部或部分车间通过认证,占比60.3%。这些不良反应事件,除了个别患者的体质因素之外,与药品质量密切相关。利用率是27%,过剩73%,是诸多制剂类型当中产能最大、过剩比例最高、生产能力利用率最低的剂型。产能过剩的问题可见一斑。换句话说,GMP认证是药企的准入门槛。如要 符合新GMP要求,企业投入最少数千万元,高的要上亿元。
放弃认证的企业可通过自主选择品种技术转让、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有序退出。张文生告诉记者:有些小企业已经成为药品市场的不稳定因素,恶性竞争严重,新版GMP认证使不符合规范的企业退出市场,缓解产能过剩的情况,有利于实现公平竞争。
即便如此,仍有25%的药企退出市场。公告称,自2014年1月1日起,未通过新版药品GMP认证的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或生产车间一律停止生产。
受益的制药装备1998年至2004年,我国制药装备市场需求呈现高速增长,随着上一轮药品GMP认证的结束,2005年以来行业增速有所放缓,新版GMP对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制药装备行业带来了红利CardioNet系统包含一个心脏检测器,与之连接的一个无线数据传输终端,以及后台的分析系统与监控心。
图4:男性健康主要问题构成图5:女性主要健康问题构成可穿戴医疗能够让患者(用户)管理自己的疾病,得到及时的帮助。它还提供鉴于病史该寻找什么信息,进行哪些测试和每种体型的患者该选择何种治疗方法的指导。独 居老人增多,人力成本上升是会导致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 需求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智能可穿戴设备崛起,健康、医疗设备最具潜力Google Glass, iWatch向大众传达了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未来趋势的理念,在众多 的可穿戴设备中,功能涵盖了提升人们社交生活,娱乐、健身,导航等方面,其中健康管理无疑是需求最确定,功能最具革命性的一种。
传统的医院渠道传统的微创植入传感器公司,Cardio-MEMS,专注于改善慢性心血管疾病,它 的成功产品是毫米级的微型传感器。3)由医疗机构和远程心电监护生产厂商联合举办的远程心电监护分析中心,它 们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远程医学监护研发中心(和上海吉量公司合作)。
设立专职心脏科医生代价昂贵,且由于社区病源 少难以维持。由于社区的全科医生通常缺乏辨别心血管疾病细微差别的专业知识,有些时候 这些细微差别可以决定患者生死。
四维医学科技的远程诊断模式来自领先医学院的医生诊断为社区诊所 就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资质和信誉保障,另一方面成本仅相当于雇佣全职心 脏科医生的30%。目前为止国内60多家治疗心血管的医院都已经购入了中卫 莱康的整套解决方案。
它为校医院和社区诊所提供24小时及远程 心电图诊断服务。该系统已在深圳市包括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8家医院使用,深圳外的客户有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学院、贵州302医院等国内300多家医院。新元素和医院的合作模式是帮助医院成立统一的数据 中心,然后按照会员数量向医院收费。《2012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调查发现,35岁至65岁的人群正在成为慢性 病大军,其中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和脂肪肝、高血压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 日趋年轻化。
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前心内科医生Eric Topol在他的新书 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in Medicine中,将移动医疗列为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破坏 性创新技术。据ABI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大约有3千万的无线可穿戴式健康传感器应用在医疗电子领域,这个数字比2011年增长了37%。
如果等症状缓解,患者的自我感觉 已不明显时再作心电图,或许什么病变也看不出来了。动态心电图(DCG)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 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 常规 一次心电图(ECG)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 诊断、判断疗效重要的客观依据。
公司采用销售服务的方式,根据不同 的服务内容采取不同的定价,由用户支付。根据益普索医疗(Ipsos Healthcare)及罗德亚洲健康及医疗(Ruder Finn Asia Health Wellness)2012年第四季度针对大陆、香港、台湾522名医生网络调研结果显示:68%的医生认同如果能够更为方便的获取网络医疗信息,将有助于改善整体医患关 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